首页 资讯 正文

来并三十载 城市大变样

体育正文 86 0

来并三十载 城市大变样

来并三十载 城市大变样

物资回收工作者(gōngzuòzhě)是城市资源的(de)“搬运工”,也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。来自安徽的秦洪明在双塔(shuāngtǎ)西街二社区辖区,已从事物资回收工作30年,用诚信经营和暖心服务赢得了居民信任,也目睹(mùdǔ)了太原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。 6月6日清晨,天蒙蒙亮(méngmēngliàng),58岁的秦洪明骑在电动三轮车上,如往常一样,汇入(huìrù)早高峰车流,与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一起(yìqǐ),开启新的一天。 他摇着拨浪鼓穿行在一条条小巷里,“咚咚、咚咚”的鼓声清脆悠扬。这声音(shēngyīn),居民们再(zài)熟悉不过——老秦来了。 30年来,当(dāng)别的(de)物资回收商纷纷换上电子喇叭,吆喝声刺耳又急促时,他却始终固执地摇着(dìyáozhe)那把老旧的拨浪鼓。“这声音不吵人,老人孩子不会被吓着,大伙儿一听就知道是我。”他笑着说。 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老秦穿行(chuānxíng)在街巷间(jiān),风雨无阻。居民们喜欢他,不仅因为他随叫随到、价格公道,更因为他总会在结算时“以零凑整”,让利给街坊。“老秦实在,我们(wǒmen)信得过!”渐渐(jiànjiàn)地,他的(de)生意越做越红火。尤其是这些年,网购兴起,家家户户的纸箱、泡沫袋堆得更多了,他的三轮车也跟着“吃”上时代红利,跑得更勤了。 更难得的(de)是,每次收完废旧物资,他总会(zǒnghuì)顺手抄起笤帚,把散落的碎屑、纸片清扫干净,再蹬车离开。“秦师傅做事细致,我们家的废旧物品只留给他。”社区里的王女士笑(xiào)着说。 “需要啥随便拿,别客气!”在(zài)社区小院里,秦洪明将回收来的物品分门别类,精心整理,打造了一个充满温情的“闲置物品共享(gòngxiǎng)站”。这是多少年来他养成的习惯,能循环使用的,最好能再给这个物件找个(zhǎogè)合适的地方。在老秦眼里,回收与低碳、环保本(běn)就是一个道理。 这个特殊的(de)共享站成了社区里(lǐ)的宝藏角落(jiǎoluò)——邻居搬家缺纸箱,他立即找出结实的箱子送上;谁家电器维修少零件,他就从回收的旧物里拆解出合适(héshì)的零件。日复一日,他那朴实无华的笑容和真诚的举动,让“秦师傅”这个名字在街坊邻里间口口相传,如同春风中的蒲公英,把温暖(wēnnuǎn)播撒到社区每个角落。 30年光阴荏苒,当年那个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的异乡人,如今已在太原扎下根。明亮的客厅里,阳光透过窗户洒(sǎ)在生机勃勃的绿萝上,翠绿的藤蔓向着(xiàngzhe)光明伸展新芽(xīnyá),就像秦洪明一家人的生活(shēnghuó),在踏实勤恳中绽放出新的希望。 “最近几年,太原的(de)变化真是翻天覆地。”秦洪明(qínhóngmíng)感慨,过去背街小巷坑洼不平,时常被颠簸得浑身酸痛,累(lèi)了只能坐在路(lù)牙石上休息,遇到雨天连个避雨的地方都没有。如今,道路宽敞整洁,小区绿树成荫(lǜshùchéngyīn),城市环境越来越美。老秦说,城市就是他的工作间,城市环境变好,就是他的工作环境变好了。 更(gèng)让他暖(nuǎn)心的是,近年来太原市总工会依托社区、企业、商铺等场所建设多个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,为环卫工人、物资回收员、快递小哥等提供休息、饮水等服务。“现在累了有地方歇脚,渴了能喝上(shàng)热水,干活更有劲(yǒujìn)了!”老秦笑着说。 30年来(niánlái),秦洪明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,也成为(chéngwéi)城市发展的见证者、受益者。他说:“大家生活越来越好,更新换代的东西多(duō)了,我的‘绿色回收’事业也越来越红火。”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,正是千千万万像秦洪明这样的普通劳动者,用他们的坚守与奉献,让这座(zhèzuò)城市更加温暖(wēnnuǎn)、更有活力。 通讯员 李白(lǐbái)珍 文/摄 太原晚报
来并三十载 城市大变样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